記者 楊遷偉 孫妙鴻 通訊員 白堇
初秋時節,安康的鄉野田間,綠色中透著一片金黃,一派繁忙的秋收景象。
8月29日,在平利縣城關鎮普濟寺村徐家溝生態種養業家庭農場,張冬明頂著烈日,正在晾曬玉米棒子。
晾曬玉米 楊遷偉 攝
“今年種了400畝地的玉米,這才收了30多畝,還得一個多月才能收完。去年天氣不湊巧,一直下雨,玉米都爛掉了。”看著最近持續晴好的天氣,張冬明一邊擦拭額頭的汗水,一邊高興地說,園區每年都會種植玉米,隨著種子的選育和種植技術的提高,玉米一年比一年收成好。
“收完玉米,就該收花生了,然后殺豬、宰牛羊,年底就又能還上幾筆賬了。”放下手里的活,張冬明的眉宇間流露出一股子農村婦女特有的堅韌和淳樸。
2018年,面對丈夫留下的470萬元巨額債務,張冬明沒有退縮,毅然扛起家庭生活的重擔,堅持替夫還債。6年來,她一點一點償還,先后還了210萬元。
丈夫病逝,她扛起破碎的家和巨額外債
“搞承包做種植這些活都是我丈夫一個人在做,我就是一個農村婦女。”張冬明原本有一個幸福的小家庭,一兒一女,丈夫是村里的致富帶頭人,而她則全心全意地照料孩子和家務,每當村民們投來羨慕的目光時,她的心里也充滿了驕傲。然而,命運卻和她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。
2017年5月的一天,張冬明的丈夫突發疾病,被診斷出肝癌晚期。為了治療,她帶著丈夫四處求醫,但病魔并沒有因此而放過她丈夫。
2018年初,張冬明的丈夫終究還是離她而去,留下了上大學的兒子、剛滿周歲的女兒、年邁的公公和一個賬本。那一刻,張冬明感覺天塌了下來,未來的路一片迷茫。
張冬明(右一)向技術人員學習核桃種植技術
張冬明的丈夫生前在平利縣城關鎮附近的山上承包了2000畝山地,發展核桃、玉米、魔芋種植和牛羊養殖等產業,并帶著村民一起增收致富。十余年來,丈夫用勤勞的雙手和誠信經營,把產業園發展得越來越好,每當資金周轉不開的時候,村民們都愿意借錢給他,他的誠信也贏得了村民們的信任和支持。為了園區進一步發展,他先后欠下高達470萬元的債務。
給牛喂草料 楊遷偉 攝
“他走的時候交給我一個賬本,我才知道外面有幾百萬元的欠債,當時想著哪還有明天啊。”張冬明回憶說。
一直忙于照顧家庭的張冬明,對丈夫產業園的經營和管理從未參與,丈夫的突然離世,如同晴天霹靂,加上還有這么一大筆欠款沒有償還,讓這個家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中。
料理完丈夫的后事,張冬明沒有時間悲傷。產業園的經營、工人的工資……一堆事等著她做決定。
“怎么辦?”回想當時的情景,張冬明說自己也想過放棄。“想死的心都有,當時我就在想,如果我走了,這么小的女兒是交給她叔叔帶呢,還是交給她小姨?”
雖然看不到生活的希望,但她深知這些債務不僅僅是一種負擔,更是一份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承諾,張冬明就在心里暗暗下決心“他的賬,我來還”!
掙一點還一點,再難也要咬牙堅持
只有小學文化的張冬明首先面臨的就是各種質疑。
“這錢是她丈夫借的,她要是不認賬怎么辦?”“我們還是趁早換地方,不然白干活拿不到工資。”“她要是跑了,我們的錢就打水漂了。”聽聞丈夫的死訊,園區工人和債主們都擔心起來。
其中有一位債主,在張冬明的丈夫下葬后的第三天就找上門。“我前兩年借給別人一筆錢,結果他出意外了,家人也不認賬。”有過前車之鑒,李林(化名)雖然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,但還是抱著一絲希望,來看看能不能得到解決。
張冬明沒有做過多的解釋,便在這張4萬余元的欠條上補簽上自己的名字。
緊接著,信用社的工作人員來了,之前丈夫貸了230萬元的貸款已經到期,連本帶息要還260多萬元。
查看玉米長勢
看著張冬明家的現狀,經過多方評估商議,最終信用社答應讓張冬明先想辦法把錢還上,然后以張冬明的名義,重新申請貸款。擔保協議上同時簽上了丈夫表姐劉遠平和張冬明兒子的名字。
舊賬未了,又添新債。為償還利息,張冬明向做生意的余光榮借了30萬元,并承諾年底前一定還上。
催債的村民接踵而至,有的人一天一個電話地催。還有老板趁機壓價想買產業園,親戚朋友也勸她賣掉,還有人勸她跑路,都被張冬明拒絕了。
“那是我丈夫十幾年的心血,也是我的精神寄托,園子在,我總有一天可以把債還清,園子要是沒了,拿什么還債。”對張冬明來說,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兒,何況欠的還都是鄉里鄉親的錢。
張冬明先把產業園里可以出欄的豬和牛賣掉,結清了拖欠工人的工資。然后根據丈夫生前留下的賬本記錄,一家一家上門說明情況,要么在原有的欠條上補簽上自己的名字,要么用自己的名字重新打借條,請求他們先寬限一段時日,并承諾在一定期限內將錢還上。
“也有債主發信息安慰我,讓我把孩子照顧好,錢的事不用著急。”這讓張冬明更加堅定。
自此,張冬明帶著女兒住進了山上的產業園,一切從零開始。
報以真誠心,還債路上的收獲
每天天不亮,張冬明便起床,帶著女兒一起和工人下地干活,去單位談事情也帶著女兒,有時候還沒說幾句話,女兒在那哇哇大哭。
已退休的劉遠平,看到張冬明如此艱辛,實在有些不忍心,便也搬到山上住,幫張冬明出主意、跑部門、辦手續。“我表弟走之前專門找過我一次,說張冬明什么都不懂,讓我以后一定要幫她一把,讓他們母子三個有口飯吃。”
產業園在張冬明的努力下,又正常運轉起來,種植的核桃樹也開始掛果。本以為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,沒想到還沒到成熟季,滿枝頭的幼果開始掉落。見此情形,張冬明急了,跑到平利縣農業農村局尋求幫助。
縣農業局派技術員到產業園指導,張冬明這才知道,核桃種植除了基本的施肥、病蟲害防治外,還需要拉枝、疏果、排水、控制肥料配比之類的技術。
種玉米
隨后,縣農業局根據鼓勵支持市級園區建設政策,幫張冬明將信用社剩余的207萬元貸款轉為政府貼息貸款。有了政府的幫助,張冬明對產業園的發展更有信心了。她開始查閱書籍資料、上網、參加培訓等不斷地提升學習。不到一年時間,她已經可以獨自應對園區的各項事宜。
“沒想到,不到一年時間,她就將欠我的30萬元還清了,說實話,當初還真擔心她一時半會兒還不了。”余光榮說。
2018年底,產業園的千畝核桃豐收了,生態豬養殖也進展得很順利,盈利了50多萬元,張冬明全部拿去還了債,過年都沒給兒女買一件新衣服。
從一開始對經營一竅不通,到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愿意跟著她干。張冬明依然省吃儉用,所有收入盈利第一時間用來還債。
“還了多少錢,還剩多少錢沒還,我心里都有數。”6年來,張冬明一筆一筆償還,先后還了210萬元。每還上一筆錢,張冬明都會拿著收回的欠條到丈夫墳前燒掉。
前不久,在園區放羊的一個工人找到她,說家里老人生病急需用錢。由于上半年園區還沒有什么收入,張冬明就找到之前借過錢的村民王麗坤,借來2萬元給這個工人。
“之前借他的錢也還了,他覺得我守信用,也放心。”沒過幾天,張冬明就把剛剛到賬的白山羊保種錢還給了王麗坤。也因此,每當張冬明有困難時,很多村民還是愿意再次借錢給她。
受張冬明的影響,已經走上工作崗位的兒子,雖然工資不高卻盡力幫助家里,跟母親一起還債。
隨著園區效益的提升,帶動了一大批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增收,公司先后獲得“省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”“市級龍頭企業”等稱號。張冬明也被評為誠實守信類“陜西好人”“陜西省道德模范”。在陜西省第七屆道德模范頒獎典禮上,作為模范代表受到省委書記趙一德的親切接見。
“別人信任我,我不能讓他們失望,再難也不能丟掉信用。”張冬明覺得今后的債還可以還得更快些。